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道 香港《南華早報》網站8月3日發表文章稱,中國制度的包容性超出想象。作者是土耳其科奇大學經濟學博士方子豪(音)。全文摘編如下:
《國家為什么會失敗》一書的作者達龍·阿杰姆奧盧和詹姆斯·魯濱遜說,國家需要有包容性制度,以便人們有學習、工作、投資和創新的積極性和機會。
人們通常認為,最基本的包容制度包括財產權、知識產權、自由市場和競爭法、平等享有受教育和醫療服務的機會、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以及法治和公眾監督。
因此,如果一個國家有著很高的教育投資和高儲蓄率,有著高勞動參與率和低失業率,有高資產價格(包括股票、房地產和匯率)和許多專利申請、許多初創企業,那么我們可以有把握地推斷,這個國家的居民根本不擔心他們的合法資產會被掠奪,他們在竭盡全力地學習、工作、投資和創新。而最有可能的是,這個國家有包容性制度。
如今,大多數中國人認為,他們如果好好學習和努力工作,他們就能過上好日子,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。他們還認為,成功的投資和創新在創造財富和提高社會地位方面更“有用”。